我为群众办实事 // “第一批,我们上!”——江苏越湖律师事务所党员女律师支援苏州站防疫工作侧记
“第一批,我们上!”
这声音不是来自男子汉,而是三名女子,她们是江苏越湖律师事务所的三名党员律师:戴林利、周玲亚、张瑶。
7月20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检测出新冠疫情阳性病例!这一消息如一记闷雷,打破了金陵古城的平静,也打破了整个江苏省的平静。
苏州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南京疫情发生后,为切实防范疫情输入风险,苏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立即发布了相关的重要工作指示,其中火车站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火车站大量的人口流动,急需大量工作人员。

“第一批自己才更值得回忆”
若有需,呼比应,召比赴!江苏越湖律师事务所立即响应,戴林利、周玲亚、张瑶三名女律师主动请缨奔赴一线。
每天都是三班倒,第一批往往是压力最大的,但是三名女律师不这么看。“第一批自己才更值得回忆。”三名女律师纷纷为自己能够争取到第一批参与感到特别自豪。
她们的主要工作是直面来源于中高风险地区或在中高风险地区有旅居史的人员,要对她们进行详细的登记、申报,合理安排人员的分流、转运,详尽解答民众的疑惑,并做好与各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等。

由于她们的工作地点是火车站,有的时候列车班次毕竟密集,旅客们比较多,她们忙于工作,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她们不仅白天要工作,而且还要值通宵,又恰逢台风“烟花”来袭,所以这给她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火车站地下出站口闷热不通风,密闭的隔离服一穿就是12个小时,来的时候是雨水打湿了全身,工作的时候是汗水湿透了全身。
“我发现做这个工作光热情热情是不够的,还得需要智慧。”张瑶律师说道,原来这个工作不仅认真,而且还要善于做思想工作,有的旅客在转运时心理会产生非常大的波动,有的甚至手无举措,有的突然变的特别急躁,有的甚至能立即嚎啕大哭起来,这时候她们还要做好安抚疏导,让他们尽快的回归于理性。
“小家大家都是家”
周玲亚家住苏州东山,孩子正在牙牙学语,而且父亲身体也不太好,丈夫又工作特别忙,这样一来照顾孩子基本都是周玲亚和母亲负担。在去一线防控后,照顾孩子和家庭也就全部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但是周玲亚的母亲却没有任何的反对,她对女儿说道:“小家大家都是家,东山去火车站远,路上注意安全。”

张瑶则是住在吴江,到苏州站也是非常远,而且她的孩子比周玲亚的还要小一点,但是她没有任何的怨言。作为苏州本地人的张瑶自小家庭优越,但是她却丝毫没有喊苦喊累,每次都尽职尽责,坚守岗位,用她活泼开朗的性格疏导着每一个人的情绪,尤其是那些心理变化极大的人只要她一出现很快解决。
戴林利没有结婚,一开始报名的时候还怕不理解,但是戴律师没有想到男朋友特别支持,而且全力做好她的后勤保障工作。“你不上我不上他不上不就没人上了吗?总归有人要上。”每当戴律师回忆男朋友说的这句话的时候都感觉特别骄傲。
“第一批,我们上!”
这就是越湖律师事务所的三名女子党员的铿锵话语,是她们组成的越湖律师事务所党员冲锋小队,战疫情,她们奋勇当先;防疫情,她们冲锋在前。虽然隔离服看不到她们美丽的面容,但是她们始终用她们的行动诠释着一颗党员的红心在跳动。

张瑶律师

周玲亚律师
